Pixels Per Inch也叫像素密度單位,所表示的是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量。因此PPI數值越高,即代表顯示屏能夠以越高的密度顯示圖像。當然,顯示的密度越高,擬真度就越高
屏幕ppi是什么意思???
Pixels Per Inch也叫像素密度單位,所表示的是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量。因此PPI數值越高,即代表顯示屏能夠以越高的密度顯示圖像。當然,顯示的密度越高,擬真度就越高
Pixels Per Inch是像素的密度單位,就像PPI值越高,畫面的細節就會越豐富,所以數碼相機拍出來的圖片因品牌或生產時間不同可能有所不同,常見的有72PPI,180PPI和300PPI,默認出來就是這么多(A710拍出的是180PPI)。 DPI(Dots Per Inch)是指輸出分辨,針對于輸出設備而言的,一般的激光打印機的輸出分辨率是300PPI-600PPI,印刷的照排機達到1200PPI-2400PPI,常見的沖印一般在150PPI到300PPI之間。

概念
ppi (pixels per inch):圖像的采樣率 (在圖像中,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數目)
dpi (dots per inch): 打印分辨率 (每英寸所能打印的點數,即打印精度)
打印尺寸、圖像的像素數與打印分辨率之間的關系可以利用下列的計算公式加以表示:
圖像的橫向(豎向)像素數=打印橫向(豎向)分辨率×打印的橫向(豎向)尺寸,
圖像的橫向(豎向)像素數/打印橫向(豎向)分辨率=打印的橫向(豎向)尺寸。
針對特定的圖像而言,圖像的像素數是固定的,所以,打印分辨率和打印尺寸便呈現反比的關系。
例如:希望打印照片的尺寸是4*3inch,而打印分辨率橫向和豎向都是300dpi,則需要照相機采集的像素數至少為(300*4)*(300*3)=1080000像素,約一百萬像素。采集的像素數過低會降低圖像的打印質量,過高也不能提升打印質量。
ppi
ppi(pixels per inch)是圖像分辨率的單位,圖像ppi值越高,畫面的細節就越豐富,因為單位面積的像素數量更多,所以數碼相機拍出來的圖片因品牌或生產時間不同可能有所不同,常見的有72ppi,180ppi和300ppi,默認出來就是這么多(A710拍出的是180ppi,個人感覺此參數好像影響不大,一般沒人提起這個)。 dpi(dots per inch)是指輸出分辨,針對于輸出設備而言的,一般的激光打印機的輸出分辨率是300dpi-600dpi,印刷的照排機達到1200dpi-2400dpi,常見的沖印一般在150dpi到300dpi之間。
對比
ppi和dpi確實是兩個概念,但是有些事情是約定成俗的,圖片的ppi無法反映這張圖片能在沖印店得到的沖印質量,不如你去店里試試看,你問問操作員你的圖片是72ppi會得到什么樣的沖印質量,多數操作員會一頭霧水。在沖印店里只用dpi,因為我們拿去的圖片必定是為了輸出成照片,對于操作人員,他要知道的就是你的圖片像素和你所需要印制的尺寸,這兩個要素構成了dpi,所以盡管不規范,對于需要沖印的圖片我們只有用dpi的大小來溝通。
“拿到Photoshop里面改成300ppi,沒有什么實際意義,而且增大了圖像的體積”因為這樣的改法是固定圖像大小(尺寸)下對ppi的修改,它導致了圖片像素不真實的擴大,因此導致圖片體積的擴大而且圖像質量并無改善(多出來的像素都是差值計算出來的),正確的辦法是,先按照你所需要擴印的尺寸的比例裁切你的圖片,然后固定圖片的像素(把“重定義圖片的像素”前面的勾去掉)和比例,在“文檔大小”里把寬度和高度調整到你所想要的擴印尺寸一致,這時候出來的ppi就是你的圖片在這個沖印尺寸下可以得到的dpi,若低于120說明印出來的效果會比較差,120~200說明效果還可以,300是最好的效果,若大于300,先把“重定義圖片的像素”前面勾上再修改ppi到300或更低。